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雨還要下多久?后續該如何應對?河南極端降雨“強觀察”

2021年07月21日13:15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周晶、丁亦鑫、實習生劉鳴曦)7月17日以來,河南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全省大部出現暴雨、大暴雨。河南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這場雨還要下多久?應急系統該如何應對?洪災之后該如何保証安全?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單菁菁等進行解讀。

河南消防新鄉支隊抗洪突擊隊正在轉移受困群眾。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問:河南遭遇了一場怎樣的強降雨?

答:17日以來,鄭州、焦作、新鄉、洛陽、南陽、平頂山、濟源、安陽、鶴壁、許昌等地出現特大暴雨,強降雨中心位於鄭州,最強時段在19至20日。

累計雨量大:17日8時至21日6時,河南省平均降水量達141毫米、鄭州市平均降水量452.6毫米,鄭州新密市白寨累計降水量最大達906毫米、鄭州國家級氣象觀測站720毫米,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已超當地年平均降水量(鄭州全年平均降水量641毫米)。

持續時間長:本次過程從7月17日8時開始,截至目前已持續4天。最強降雨時段出現在19日至20日,鄭州連續兩天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短時降雨強:鄭州、開封等多地1小時降雨量超過100毫米,其中鄭州氣象觀測站最大小時降雨量達201.9毫米(20日16時-17時),突破中國大陸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鄭州局地3小時最大降雨量達333毫米。

降雨極端性突出:本次強降雨過程中,鄭州、嵩山、新密等 10 個國家級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其中,鄭州市二七區侯寨氣象站日降雨量高達692.2毫米,超過鄭州全年平均降水總量。

問:這次降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答:一是大氣環流形勢穩定。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分別穩定維持在日本海和我國西北地區,導致兩者之間的低值天氣系統在黃淮地區停滯少動,造成河南中西部長時間出現降水天氣。

二是水汽條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處於副高邊緣,對流不穩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風“煙花”生成並向我國靠近。受台風外圍和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引導,大量水汽向我國內陸地區輸送,為河南強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來源,降水效率高。

三是地形降水效應顯著。受深厚的偏東風急流及低渦切變天氣系統影響,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區、伏牛山區特殊地形對偏東氣流起到抬升輻合效應,強降水區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區穩定少動,地形迎風坡前降水增幅明顯。

四是對流“列車效應”明顯。在穩定天氣形勢下,中小尺度對流反復在伏牛山前地區發展並向鄭州方向移動,形成“列車效應”,導致降水強度大、維持時間長,引起局地極端強降水。

問:未來這場雨還要下多久?

答:預計未來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強度大,鄭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具體預報如下:

21日,河南中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西北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鄭州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分散性陣雨(1∼5毫米)。

問:面對這種情況,城市應急系統要怎麼應對?

答:首先從宏觀角度講,全球氣候變暖會造成雨洪災害增多,所以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要更加綠色低碳,才能減少這種風險。

第二,從城市本身來說,雨強公式要重新調整、排水管網要重新調整。同時也要注意天然的水的容納地,讓森林、綠地更多的吸收水,讓天然的江河溝渠保持一定的量,並且聯通起來,建設海綿城市。

第三,應急體系要更加完善。及時積累經驗,明確何地容易匯集水,提前做好預案。另外,需要在雨季來臨之前疏通管道,保証雨水來時能夠排暢。還需要重視管理問題,遇到大災情時可以將應急管理體系迅速地運轉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應急預案裡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老百姓的應急防災能力的教育,而且這種應急防災能力不能放在表面上,除了通過日常各種各樣的,比如說網絡、媒體的宣傳教育,還要讓老百姓參與到實戰演習中,讓他們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怎麼來救援自己。

問:后續應對有何建議?

答:河南強降雨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極端性顯著,目前已有多個中小水庫和河流出現超汛限水位和超警洪水,多地出現內澇、山洪等災害。預計未來三天河南降雨持續,致災風險極高,並且災害發生有滯后效應,各地需繼續做好洪澇、地質災害等防御以及河堤、庫壩等的巡查工作,並防范強降雨對救災各項工作的不利影響,提前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附圖:城市內澇避險自救錦囊

 

(責編:丁亦鑫、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